第(1/3)页
城里原本就有个会场。虽然在罗马人看来,这里地处偏僻,就是个土匪窝子,但土匪窝也有大小之分。
切尔卡瑟地处第聂伯河畔,旁边就是个不错的港口,地理环境很优越。普通的土匪,最多只能过段时间来这边销次赃。能在镇里占一片地盘的,都得是那种大悍匪才行。
土匪们都喜欢自称“自由人”,在匪帮里,往往也会鼓吹一些大家都是兄弟、都对帮派事务有权力之类的观念,以此号召众人对帮派的事情上点心。由于这片大地的社会组织过于落后,还有很多原始部落的习惯残余,因此有些时候,也确实能保证一些形式上的平等权力。
但很显然,只要匪帮发展起来,内部同样有三六九等。总有一些土匪,会比其他土匪更加平等。这些匪首,才是掌握帮派权力的人物。
不过,因为组织松散,这里也很难有人一家独大,所以也就产生了协商的需求。
就像对内需要展示平等公正的姿态一样,对外的时候,大匪首们也确实需要表现得乐于沟通、崇尚民主。毕竟团伙大起来之后,就需要些“体面”了。很多事情,还是需要通过谈判和会议解决,不能天天都去动刀子火并——毕竟大家还得过日子么。而切尔卡瑟作为当地中心城市,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谈事情的最合适场所。
这种对话的平台,在当地语言里,叫做“苏维埃”。
在这片大地,大部分政治词汇,都过于“高级”,都是些外来词。不过,“苏维埃”却是少有的、土生土长的斯拉夫词。
它出自原始斯拉夫语的“说话、达成协议”一词,可能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一种组织方式。9世纪的时候,西里尔兄弟把原始斯拉夫语正规化,形成了被称为“古教会斯拉夫语”的体系。这是历史上第一种书面的斯拉夫语,而这时候,人们就已经开始用“苏维埃图”称呼当地的议会了。这个名词和对应的组织,在罗斯教会中也长期使用,并且随着教会组织的扩展,被更多人学去,一直延续到后世。
在切尔卡瑟,也有一个这样的会议存在。大土匪们会如同城里的波雅尔一样,定期举行会晤,商量事情。为此,他们也修建了一座宽敞的建筑,作为会场。除了威尼斯人的奴隶围栏,这地方应该就是城里占地最大的建筑了。
不过,这里如今已经完全换了个样子。
几个月前,一支罗马辅助军来到了这里。他们大部分都是汗廷召集的移民,来自阿勒曼尼地区。说是军队,其实更像是一支流民团,里面充满了失地的农民、接不到活的工匠乃至不得志的小贵族,因为得到了朝廷对于发放土地和工具的承诺,来到了这里,希望在这个遥远地方,开辟一方新天地。
这帮人怎么看,都不像是个正经的军队。不过,他们的作战意志却十分顽强——毕竟都是为了生计过来赌命的,而且都来到这儿了,其实也没有什么退路了。
另一方面,阿勒曼尼地区,经过几百年发展,现在也开始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。而且因为管理混乱,很多地方缺乏维持秩序的力量,村民和市民都必须用武力保护自己,因此颇为彪悍。而且当地还有当佣兵的传统,从没有继承权的小贵族子弟,到农闲时替人打仗赚外快的农夫,多少都有一些军事经验。在这支流民团里,都颇有一些老佣兵的身影。
尽管整体上看,他们还是只能算一群乌合之众,但和同样是乌合之众的斯拉夫土匪们相比,战斗力还是高了很多的。
第(1/3)页